帽状云(也叫山帽云)极为罕见,只有极少数摄影师才有幸捕捉到了它的踪迹。在拍摄帽状云的过程中,摄影师构建了一种新景观——“戴帽”山,这是一种由奇绝瑰丽的帽状云与千姿百态的山峰组合而成的新景观,极具审美价值。 摄影/郑雨晴
双“帽”共舞南迦巴瓦峰,这是千载难逢的奇特画面 摄影/程斌
摄影/依明江
摄影/张梁
湖南的城市各有各的精彩。长沙作为湖南省会,集万千宠爱于一身,无论是经济总量、经济密度和综合实力都独占鳌头;岳阳、衡阳、永州等是历史文化名城;株洲是建国以来兴起的工业强市;娄底和郴州等则是资源型城市,矿产资源丰富。这次,我们选取了湖南最核心的城市群——长株潭城市群,以及湖南在不同领域非常有代表性的三座城市进行关注。 摄影/唐军
湘江流经的长沙市区,浏阳河、岳麓山、橘子洲等清晰可见。
长沙高铁南站
三城合并或许可以成就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
张家界天门洞、南天门,茶陵日月岩,崀山天生桥,飞天山穿坦……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后面,都隐藏着一种相似的景观——山体之中,一洞(或几个洞)穿“心”。这属于什么地貌景观?这些被穿了洞的山,分布在湖南各处,山体岩性也不相同,它们形成这种相似景观的原因是否相同呢? 摄影/龚朝阳
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,就在距离天门山直线距离大约10公里外的七星山山脉,在一座山巅之上也有一个大洞。据张家界山地救援队魏贤彪测量,这个洞高87米,宽43米,洞顶厚度75米,当地人称其为“小天门”。不论是“天门”还是“小天门”,这种穿山而过、两端透光的洞,在地貌学中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穿洞。 摄影/吴三友
袁家界的“天下第一桥” 摄影/孙建华
黄石寨的“南天门”。 摄影/李纲
我们一般都喜欢追逐日出或日落景观,但绝大部分人可能没意识到,其实在与太阳相反一侧的天空,也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景观,比如说人们能看到的两种大尺度影子景观——“山影”和“地影”。来源《中国国家地理》2020年第8期 摄影/张梁
登山家刘政登顶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时拍摄到的山影,该山影的两条边在远处相交于一点,形成了极为壮观的金字塔形山影。来源《中国国家地理》2020年第8期 摄影/刘政
2021-04-22,为拍摄长白山天池的新世纪第一缕阳光,摄影师于云天冒着严寒,早早地守候在高山之巅。 摄影/于云天
2021-04-22,张梁登顶北美洲最高峰迪纳利峰(海拔6194米)时,再一次目击山影,不过这次的山影与他以往看到的山影不太一样,这次是投射到白云之上的“金字塔”投影。来源《中国国家地理》2020年第8期 摄影/张梁
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推出「老家河南:一个来了都说“中”的地方」特辑,以“中”为渊源和线索,串联起河南大地上的的河“中”、山“中”、水“中”、地“中”、古“中”、人“中”、戏“中”和吃“中”,展开一幅全景式的中原画卷。
订阅手机报
移动发送CNG到10658000
联通发送CNG到10655111
电信用户发送CNG到1065900
订阅号
服务号
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,或微信中
搜索“中国国家地理”关注。